(福建省第九批信用评级企业名单福建省医保局官网/图)
近期,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公布福建省第九批信用评级企业名单的通知》,其中,两家企业——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康仁堂”)与贵州三力(603439.SH)被评定为“一般”失信。
特别引发关注的是,这些失信行为最早可追溯到十一年前,当时国家医保局尚未成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也未建立。
针对上述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况,《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向贵州三力方面致函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同时,记者致电红日药业(300026.SZ)证券部,但并未有人接听。
旧案被追溯
这份看似普通的通知背后,是监管机构对陈年旧账的彻底清查。通知明确表示,评级依据是“2024年第三季度医药商业贿赂案源信息”,该信息由国家医保局定期向各省推送,并给出了6个月的处置时限。
北京康仁堂涉及的违规行为发生在2013年至2015年间,该公司为开展药品销售业务,向医疗机构有关人员行贿4.6万元。而贵州三力的违规行为发生在2018年至2021年间,给予医疗机构医生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药品回扣款合计约12万元。
根据公开资料,国家医保局于2020年8月才正式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而福建省此前公布的前八批失信名单中,失信事项的发生时间“大多集中在近一年半以内”,此次的追溯行为也创造了行业先例。
具体来看,贵州三力被认定的失信行为涉及其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根据公告,在2018年至2021年间,公司为让医生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多开药品,向医生支付回扣。开喉剑喷雾剂是贵州三力的拳头产品,在儿科中成药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同样,北京康仁堂作为红日药业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北京康仁堂通过向医疗机构人员行贿4.6万元,推动药品销售,这一时期恰逢该公司被红日药业收购后不久。
两家涉事企业面临的直接处罚相对较轻。根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级的裁量基准》,由于行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5万元范围内,失信等级将被评定为“一般”,仅涉及提醒告诫,不触及市场禁入等更严厉措施。
业绩承压
2025年上半年,两家涉事企业均面临显著的业绩下滑压力。
财报显示,贵州三力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同比减少23.73%,归母净利润为0.83亿元,同比下降29.04%,扣非净利润为0.71亿元,同比减少37.02%。
该公司方面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受“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强度减弱”影响,导致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销量减少。同时,公司自2024年起积极推进全国OTC渠道网络建设,销售及管理人员规模快速扩大,相关运营费用短期内显著增长。
事实上,贵州三力长期存在产品集中风险。尽管公司已通过并购扩大产品线,但开喉剑喷雾剂系列产品对公司业绩贡献比重仍然较大。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高达2.86亿元,虽同比有所下降,但销售费用率仍占40.71%。
红日药业同样业绩承压,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95亿元,同比下降6.72%;净利润同比接近腰斩,报告期内实现0.79亿元,同比下降46.95%。其中,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32亿元,同比下降5.75%。该公司方面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药品集采范围扩大导致价格面临压力,同时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今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其中明确,在原有法院判决案例和相关执法部门行政处罚认定的案件事实基础上,增加审计报告或审计部门移送问题线索的查办结果作为依据,重点就商业贿赂、违规竞标等行为造成的医药价格虚高开展评价处置。
同时,监管态势也在全面收紧,从福建省前九批信用评级结果来看,被评定为失信的企业数量在增加,且处置效率也在提高。监管层似乎正在向行业传递一个明确信号:打击医药商业贿赂没有“追溯时效”。
景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